在保罗致腓立比人的书信中,使徒用雄辩的修辞来主张他的观点。遗憾的是,这种强劲的言辞有时被误解为保罗在贬低自己的犹太传统和文化。

一处误解在腓3:7-9:“任何对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受膏者都当做有损的……看做垃圾,为要得着受膏者,并且在他里面找到,并非我自己从常规中得到的司法公义,乃是透过受膏者的信实而来的司法公义。” (译者注:基于和合本,个别文字按原文调整。)解经中常读到保罗视妥拉和他的犹太文化遗产为“废物”(新美国标准版圣经)“垃圾”(新国际版圣经),甚至 “粪便”(钦定版圣经)。(译者注:和合本为“粪土”。)

希腊文的σκύβαλον(skubalon)确实释义为垃圾、废物,甚至污秽(גֵּל, gel),换言之是弃物。在《腓立比书》3章,保罗用σκύβαλον就像在商业贸易背景下的“职场术语”。具体而言,保罗指出他曾认为有利益或有价值的东西(他称之为“收益” κέρδος, kerdos),他现在认为是亏损或“损失”(ζημία; zemia)。取代“损失”的是,保罗在累积或“得着”(κερδαίνω, kerdaino)受膏者;保罗在此又一次使用经济学和商学的术语(参见 路19:18; 雅4:3)。保罗申明得着Yeshua是更好的投资。就保罗对犹太受膏者的投资而言,使徒谈到“并非他自己从常规中得到的司法公义”,而是基于受膏者的忠诚或“信实”(πίστις, pistis; אֱמוּנָה, emunah)“从YHWH而来的公义”。

在保罗的经济公式中,他所指的“损失”通常被错误等同于妥拉和犹太文化。然而不像某些当代的基督徒,保罗作为古犹太人并不排斥妥拉。就在他讨论损失和收益之前的几节经文中,扫罗夸口说他能因自己的犹太文化遗产在肉体上有自信(腓3:4-6):他是希伯来中的希伯来人,以法利赛人的角度解释妥拉,在公义方面“无可指摘”或“完美”(ἄμεμπτος, amemptos; תָּם, tam)。这可是大胆的主张!保罗并没说他的犹太文化是无用的垃圾。

保罗使用比较性的修辞方法,是“鉴于认识(犹太)受膏者的至高价值”(腓3:8 新美国标准版圣经)。比起他在犹太文化遗产中所得的,他暗示了Yeshua是上等的投资。大多数人不会以保罗的商业用语来形容跟随Yeshua,但使徒自如地使用市场术语。保罗不在对比好与坏,而是好与更好。 犹太人的身份当然有价值(参见3:1-2),但认识犹太受膏者更有价值。

平卡斯·希尔教授发表于2019年7月31日

翻译:Καλυψώ|校对:Παύλος

阅读原文:Jewish Garbage and Paul’s Better Investment

题图版权归于Rembrandt,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