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度会复兴吗? 30 December 2020 0 在《使徒行传》的开始,耶稣的使徒们问他说:“主啊,你复兴以色列国就在这时候吗?” (《使徒行传》1:6)。耶稣将焦点从国度转移到圣灵,并暗示着一个超越以色列疆界的使命:“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就必得着力量,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和撒玛利亚的全地,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1:8)。
光明节的新创世 16 December 2020 0 光明节纪念的是公元前164年的献殿。在犹大·马加比的带领下,犹太人民起义反抗塞琉古(又译西流基)国王安提阿古斯四世伊皮法尼斯(Antiochus Epiphanes),收复圣殿并恢复传统。 自首次光明节(或“献殿节”,חֲנֻכָּה)已过去多年,不过将该事件载入史册的古代犹太人认为,耶路撒冷圣殿被亵渎无异于世界末日,而重新献殿标志着一个新造的世界。
十二门徒为何都是男人? 30 November 2020 0 妇女们在早期耶稣运动中扮演着各种重要角色,例如,大比大被称作“门徒”( μαθήτρια; mathétria;徒9:36),非比是一位“执事”(διάκονον;diákonon)和“保护者”(προστάτις;prostátis;罗16:1-2),友阿爹和循都基与保罗“在福音上一同劳苦”(腓4:2-3),以及跟随耶稣并在他的事工中供给他的妇女们(路8:2-3)。 倘若妇女担任如此重要职位,耶稣的十二门徒为什么都是男人?
伊朗之旅 – 亚兹德 21 November 2020 0 2019年9月22日我们从设拉子拼车前往伊朗中部的荒漠城市亚兹德。根据伊朗最权威的《德胡大辞典》,“亚兹德”(یزد)的字面意思是圣洁、洁净,该城被称作“圣地和上帝之城”。亚兹德始建于五世纪,是萨珊时期(公元224-651年)伊朗最大的琐罗亚斯德教的中心,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站。当我们的车进入亚兹德省时,窗外景观里的灌木渐少,可见一望无际的沙漠与荒山(图1)。
将你的律法赐给我 15 November 2020 0 如果你喜欢阅读《诗篇》这卷书,你便知道它五次三番地提到上帝的律法。当用英文朗诵《诗篇》时,人们不知道隐藏在英文翻译背后的希伯来词是什么。因此,其含义的深度不为人所知。以这节经文为例:
“基督教”的起源是什么? 1 November 2020 0 “基督教”的起源看似显而易见:既然基督(Χριστός; Christós)是该词的基础,因此“基督教”必源自基督,即希伯来文“弥赛亚”(משׁיח; mashiach)称号的希腊语版本,意思是“受膏者”。 然而,耶稣从未提到“基督教”,他的第一批跟随者也未用该词来描述他们的运动。 其实,“基督教”一词从未在新约章节中出现,而是该运动之外的人称最初跟随耶稣的人为“基督徒”。 新约的作者们明白他们自己是犹太信仰表达和历史的一部分,而非创立一个叫作“基督教”的新宗教。
仍有犹太人和希腊人吗? 17 October 2020 0 这或许听起来像是一个很蠢的问题,但是这些年来数不清有多少人引述使徒保罗的一段特定的文字,这段文字是关于在加拉太的信徒的,他们认为,既然现在跟随犹太人基督,就有理由认为他们不仅应是犹太人联盟的一部分(作为以色列的寄居者),还应该也采纳犹太人的所有祖传习俗,就是经历外邦人皈依过程。 这就是当时皈依“犹太文化”的意思。 亲爱的使徒在这封微妙和通常被误解的信中对他们写道:“并不分犹太人、希腊人……在基督耶稣里” (加3:28)
伊朗之旅-居鲁士大帝之墓 24 September 2020 0 2019年9月中旬,我们趁学期之间的小长假前往伊朗西南部旅行。19日下午2:20分,航班准时从首都德黑兰起飞,前往距德黑兰以南919公里的法尔斯省的省会设拉子。2,500年前居鲁士大帝(公元前559-530年)在此地创建了波斯帝国的阿契美尼德王朝。
基督教徒不愿明白的“奥秘” 2 September 2020 0 在一世纪的罗马帝国,以弗所城(位于今天土耳其的西海岸,靠着爱琴海)在地位上仅次于首都罗马,它有点儿像今天中国的魔都上海,是金融中心,且因希腊的财神亚底米女神的庙(“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就在这里,所以也是神明崇拜与世俗生活交融的“国际大都市”。
希伯来思维中的“重生” 30 July 2020 0 “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上帝的国!” (约3:3)许多基督徒将其视为他们信仰的一个基本原则。 但是,耶稣的这种陈述在基督教存在之前, 在最初的一世纪犹太语境中究竟意味着什么?
伊朗之旅 – 过新年 27 July 2020 0 上回提到在波斯新年次日傍晚,我们婉言谢绝了去阿里家赴宴的第一次邀请,原因是伊朗人虽普遍比较热情,经常邀请人去家里做客,但实际上头两次的邀请大多是客套(波斯语:تعارف,音 ta’arof)。不过那晚架不住阿里的一再邀请,我们最终应允赴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