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和平的投手 14 December 2019 0 耶路撒冷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地方之一,它的名字从何而来,意味着什么? 这座城市本身已存在约4,000年,所以我们发现与这座古都有关的名称有多个甚至有多重意义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主要的圣经希伯来名 “ירושלים” (Yerushalayim)“耶路撒冷”与古埃及和亚述的铭文等同,它们是 Urusalim 和 Ursalimmu。 后来的亚兰语形式是 Yerushelem。…
周六还是周日? 28 November 2019 0 《启示录》是来自一世纪的一部犹太人的、反罗马的文献。犹太的基督作为天上帐幕的大祭司行走在七个金灯台中间(启1:10-13)。 他对七个真正的教会发出警告和鼓励的信息,他们作为生活在毫无悔意的异教罗马帝国的居民,要在基督耶稣里奋力忠于以色列的上帝。
恩典与以色列 9 November 2019 0 Siddur(在希伯来语中意思是“次序、安排”,指的是犹太祈祷书)数百年来被犹太人用于帮助敬拜者以符合《妥拉》和其他神圣的犹太文献所教导的方式向上帝献上祷告。 Siddur 在一处指导每名犹太人在他们的日常祷告中包含如下话语:
希伯来思维中的“阿们” 1 November 2019 0 人人都知道《诗篇》是诗歌。但除古代诗歌之美外,了解希伯来语个别单词的含义对于理解这些优美诗歌原本的含义至关重要。许多人并未意识到在这些简单的词语背后隐藏了多少信息。
是否“别无他”神 15 October 2019 0 在抵达迦南的边界时,摩西提醒以色列人说他们“知道耶和华是上帝;除他以外,再无别神”(《申命记》4:35)。 然而,就在几节经文前,摩西问道:“哪一大国的人有神(אלהים; elohim)与他们相近,像耶和华我们的上帝,在我们求告祂时与我们相近呢?”(《申命记》4:7) 。 该提问似乎不仅证实了除以色列的上帝外其他民族之神的存在,而且它与显示多神的许多其他《圣经》的文字保持一致。
第三日复活 29 September 2019 0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讲,耶稣“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哥林多前书》15:4)。尽管以色列的圣经从未精确地表示“弥赛亚将在第三天从死里复活,” 使徒有充分的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圣经》的作者们将“第三天” 作为与神圣活动相关的高潮时刻呈现,且保罗并非是将第三天与复活关联的唯一的古代犹太思想家。
希伯来思维中的“罪” 15 September 2019 0 我们想到“罪”时,可能会想象一个在心理、情感和精神上影响罪人的抽象概念。 尽管罪能通过这些方式影响我们,但在希伯来思维中,罪是一个更具体的事物。 根据古代以色列人的说法,罪是一种实际的、有形的包袱(或重担)- 罪人必须背负的沉重负荷。
《罗马书》中的“不在律法以下” 9 July 2019 0 保罗(扫罗)处处在其书信中使用“在律法以下”这个短语,但他并不是以统一或一致的方式来使用之。根据《加拉太书》,“不在律法之下”与个人和上帝关系的成熟度有关; 保罗称之为“看护人”或“师傅”的律法常规对于已经认识上帝的方法的人来说并不必要(加3:23-25)。 但在《罗马书》中,保罗以不同的方式使用该短语; 他说:“罪必不能作你们的主,因你们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罗6:14)。
在挪亚的日子被“撇下” 9 July 2019 0 “被提”的想法来自对相关经文所谓信徒被取去离开世界而进入天堂的解释。根据这个观点,福音书中最清楚地提及“被提”之处是耶稣在橄榄山的讲话,其中耶稣说有些人将被“取去”,其余的被“撇下”(参见 太24:40-42;路 17:34-35)。当孤立地阅读这段话时,咋一听上去可能像是“被提”的一个记录;然而,更广泛的上下文背景澄清说,那些被“取去”的人不是被急速提到天堂,而是被带走面临审判,而那些被“撇下”的将与人子一起留在上帝的国中。
保罗是否真的写到“被提”? 7 July 2019 0 依据一项主流的基督教的教导,在基督里的信徒期待在将来的一个称之为”被提”的事件中被转移到天堂。最流行的用来支持该观点的《圣经》经文是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4:16-17节中关于末世论的教导。尽管这段经文通常的解读是关乎末后的一次人从地球上被提上升;但使徒保罗并没有说人将“被提”离开这个世界。相反,与其说保罗在描述人从地上被提到天堂,他详尽地描述了在弥赛亚第二次来临时地上将发生的诸事件。
《加拉太书》中的“不在律法以下” 4 July 2019 0 保罗在《加拉太书》中教导他的门徒,“你们若被圣灵引导,就不在律法 [常规] 以下。”(加5:18;参考 罗6:14-15;林前9:20-21)。保罗所说“不在律法常规以下”是什么意思?
“信”是一个来自《圣经》的概念吗? 30 June 2019 0 大多数《圣经》译本在数百个段落中使用“信”一词。然而一个强有力的主张是:许多人所理解的“信”(即“只要相信”,即使是盲目的)根本不是一个来自《圣经》的概念!怎么会这样?